BCG破解轉型的兩難:解答商模、布局、人才、變革,企業策略選擇的轉骨配方

出 版 社:商業周刊

出版日期:2023/8/31

定價:450元

現在優惠價 79折 356

加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下次買

BCG破解轉型的兩難:解答商模、布局、人才、變革,企業策略選擇的轉骨配方

徐瑞廷、商業周刊

BCG董事總經理徐瑞廷X 11堂轉型實戰課

一家新創、一道難題、一張決策藍圖

解答商模、布局、人才、變革,企業策略選擇的轉骨配方

 

全觀式策略邏輯 × 微觀式落地實務,由點而面,對應實踐模型圖表

ALPHA Camp AmazingTalker Appier CloudMile CoolBitxGogolookGreenvinesiCHEFiKalaPinkoiTFT

11位創業者與BCG徐瑞廷的策略思考對談實錄

 

「根據BCG研究,龍頭企業如果錯過1次市場轉變的契機,就會損失35年的發展時間,足以把領先地位拱手讓人。假如錯過2次變革契機,那企業就真的岌岌可危了。」——徐瑞廷

 

素材源自商周2022年《新創的兩難》專欄及podcast,訪台灣11家知名新創的負責人,分享轉型的心路歷程及種種挑戰。專欄主持人徐瑞廷(JT)則以BCG過去輔導企業的經驗,提出邏輯化思考的框架,以圖表呈現,來整理管理思考的脈絡。

 

全書以企業轉型的4階段為架構,分4大篇,共11QA對談精華。編輯擷取重點並輔以BCG理論圖表說明,協助讀者由個案的「點」,看到完整的「面」。

 

企業轉型早已沒有所謂「一次性」成功轉型,甚至橫跨不同類別、同時進行數個轉型計畫,我們已進入「永不停歇」(always-on)的轉型時代。永不停歇的轉型令人望之卻步,然而,企業別無選擇。可以選擇故步自封、逐漸與市場脫節、最終被淘汰出局;也可以直面接受全新的轉型,讓自己得以生存下去,甚至進一步超越及茁壯。

 

專文推薦

曠文琪/商周集團內容長

 

專業推薦(依姓氏筆劃序)

李吉仁/臺大名譽教授、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

齊立文/《經理人月刊》總編輯

柳育德/元智大學管理學院助理教授

劉永信/CloudMile萬里雲創辦人暨執行長

 

「很不錯的議題與討論,肯定能對許多組織帶來啟發!」

──李吉仁,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名譽教授、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

 

「它是一本幫我們看清問題的書。讀這本書,我好像看到十一場顧問實境秀在我眼前上演,精彩的是,JT總能從大家提出的兩難問題,再向下挖出更底層的問題。」

──曠文琪,商業集團內容長、商周CEO學院院長

 

我們需要這樣一本書,透過JT清晰的洞察與建議,在變化的世界裡,我們能有勇氣去面對未知的發生。」

──劉永信,CloudMile萬里雲創辦人暨執行長

【推薦文】你也掉入過電梯陷阱嗎?     曠文琪
【導讀】沒有終點的轉型時代      徐瑞廷
 
1  你要去哪裡?——目標與承諾
1.  明星市場、潛力事業,該重押哪一邊?—Pinkoi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顏君庭
2.  拚長久事業,必做「算盤打不攏」的事—iCHEF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吳佳駿
3.  衝刺機會與管控風險,怎麼兼顧?—CloudMile創辦人暨執行長 劉永信
 
2  你走哪條路?——起點到終點
4.  賣服務vs.賣成果?商業模式如何轉型?—ALPHA Camp共同創辦人兼營運長 郭又綺
5.  轉型國際化企業,非全英文環境不可?—AmazingTalker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趙捷平
6.  進軍國際市場,商業模式得一致嗎?—Gogolook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郭建甫
 
3  你要怎麼去?——選擇與能力
7.  成長目標與組織能力之間,如何平衡?—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鄭涵睿
8.  想專長還是想客戶?—Appier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游直翰
 
4  轉型進行式——執行與優化
9.  跟大廠搶人才,先備好「雇主價值主張」—iKala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程世嘉
10.  用KPI管理,如何不扼殺組織創意?—CoolBitX創辦人兼執行長 歐仕邁
11.  公司好好的,該持續推動敏捷轉型?—TFT創辦人兼董事長 劉安婷

你也掉入過電梯陷阱嗎?

文│曠文琪(商周集團內容長)

 

 

假設,你也兼任住家管理委員會的主委。

 

某日,好幾位住戶一起來抱怨:社區的電梯速度太慢。

 

你看著管委會所剩無幾的預算開始煩惱,真的要因此去換電梯嗎?如果換了電梯,會不會就沒有錢去修屋頂?還是我去要求廠商把電梯的馬達換掉,看能不能讓電梯跑快一點?你好像開始陷入「資源分配的兩難」。

 

但倘若,你再去追問,用戶為什麼會覺得電梯速度太慢,他們是有用碼表計時嗎?你可能得到的是另一個答案:「感覺坐與等的時候很慢,很無聊..」

 

當一個問題的層次,從「電梯很慢」到「等電梯很煩時」,解法就會大不同,比起換電梯,你有更優雅且不耗資源的解法,比如:在電梯裡裝鏡子、放音樂,或是等電梯的地方放洗手液。

 

有沒有可能,當我們在轉型時感覺碰到的兩難問題,其實是可以不用存在的?因為一開始,人們就定義錯問題的框架,然後直接跳入執行端開始糾結。

 

一個好的主管與帶隊者,最重要的責任其實是:把問題定對,但往往大家都會把重心放在:把「問題解對」把「工具用好」上,最後整個團隊疲於奔命,但仍一事無成。

 

工具,有時候也是個微妙的陷阱!

 

我會推薦這本由波士頓顧問(BCG)董事總經理徐瑞廷(JT)與十一個企業家對談集結的書,原因無它,它是一本幫我們看清問題的書。

 

讀這本書,我好像看到十一場顧問實境秀在我眼前上演,精彩的是,JT總能從大家提出的兩難問題,再向下挖出更底層的問題。

 

比如,數位人才教育平台ALPHA Camp的領導人問:「學生的期望越來越多,我要全都滿足嗎?」JT卻再追問她:「那你認為自己是在賣產品,還是在賣服務?」

 

以學高爾夫球為例,如果是賣產品,那麼可能是讓學生上十堂高爾夫球課,再收費一萬元,但上完十堂課,並不代表真的會打。但如果是賣服務,是以成果導向思考,那邏輯會完全不一樣,比如,學生可以打到低於九十或是八十五桿,你才跟學生收多少錢。

 

如果選擇賣服務,那服務又是賣給誰,怎麼定義成功的結果?這些問題都會決定行為。倘若「成功」的定義是「數位人才能讓雇主在一年內是滿意的」。那麼,平台該放大的就不是課程教材的精緻體驗,而是讓學員找到工作後,在後續一年持續成功的方法。

 

讀這本書時,開始需要點耐心,因為每個當事人描述的情況,看似跟自己的經驗無關,但很快,你就會發現,「啊!他碰到的問題我也正在遭遇」,再讀到JT的追問時,「哇!原來還要把這個想清楚」的OS又會浮現。其實,他提醒的底層問題,我們不是沒碰觸過,只是太少正視,而偏偏,這又是BCG全球顧問看過大量個案後,累積出的成敗關鍵。

 

最後,JT提醒完問題後,還把BCG顧問解題的框架圖表一併附上,其實看完一個個案,我就得思索沈澱一段時間,十一個個案,每個個案都是一次練功過程。

 

這是很有趣的激盪,最近我們正在進行二O二四的策略會議,也出現書中如台灣最大餐飲平台iCHEF創辦人所煩惱的問題:「轉型資源有限,怎麼兼顧短期與長期利益的問題」,但JT聽完後,再追問的是:「在忙著取捨前,你有沒有先做過“Case for Change“的溝通?」

 

什麼是「Case for Change」呢?就是帶隊者得要有能力跟團隊明確闡述:「如果公司沒有做這個事情(轉型目標),三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子?」這需要明確細緻的推論,如果這條路沒走過,即便你有多美好的長期規劃,大家只會當你是去聽了一場演講,一時興起才做出的決定。最後,所謂短期跟長期利益都不會發生。

 

反之,處理得好,你以為的兩難,很可能會取得美妙的平衡。

 

你覺得自己已經做了很好的溝通?看似溫和的JT其實也沒在客氣。他給的建議是:「找你公司的一階主管,問他公司現在要推的方向,你是否有被說服,或是,大家真的覺得公司不做此事,三年後會遇到如你所說的危險程度?」

 

「如果用匿名投票的話,你會發現回答的差異很大。」

 

讀到這段時,我先是大笑,但也直呼太殘酷了!如果投票真做了,結果也出來了,很多帶隊者就得面對,團隊轉不過來的根結,是自己連話都說不清楚的事實。原來,工具與策略都只是次之……

 

如果您還在猶豫是否要閱讀這本書,建議您可以直接跳到目錄頁,先看看十一位主角提出的問題,是否也是你現在在煩惱的,從一個問題先跳下去看,你會發現,自己正陷入的兩難陷阱,可能只是假兩難,能看清一個思考盲點,你花的時間,就值了! 
 

【摘錄1導讀

沒有終點的轉型時代

徐瑞廷

 

根據BCG 的研究,龍頭企業如果錯過1 次市場轉變的契機,就會損失3 到5 年的發展時間,這足以把領先地位拱手讓人。假如錯過2 次變革契機,那企業就真的岌岌可危了。

 

企業更頻繁地轉型,且早已沒有所謂「一次性」成功轉型,甚至通常橫跨不同類別、同時進行數個轉型計畫,這宣告了我們進入「永不停歇」(always-on)的轉型時代,即企業不再推動單一轉型,而是無時無刻不在轉型。永不停歇的轉型令人望之卻步,然而,企業別無選擇。他們可以選擇故步自封、逐漸與市場脫節、最終被淘汰出局;也可以直面接受全新的轉型,讓自己得以生存下去,甚至進一步超越及茁壯。

 

轉型框架三大主軸

實務上,每類轉型都建立在其他轉型的基礎上,而且往往相互關聯。如果執行得順利,一切將得以整合,持續推升企業的績效。而經營者在帶領公司轉型的時候,通常要考慮三件事情,第一個是「轉型的錢怎麼來?」,第二是「要轉到哪裡去?」,第三個是「人跟組織要怎麼轉?」這三件事是根據BCG 協助全球各產業實施轉型的經驗所開發出來的一套實證有效的框架,我稱之為企業轉型「三把劍」,是經營者要全力做好的關鍵點。

 

1 提供轉型資金(Funding the Journey

公司決定要轉型時,其實大部分公司是沒有編列轉型預算的,而公司每天例行營運賺進來的錢,通常是為了用在既有事業的維持跟成長,或為了事業發展的原有投資計畫,或為發給股東分紅或員工獎金,其實沒有多餘的錢可以用來投注在新的轉型,所以企業要轉型的時候,轉型的資金通常必須從其他地方攢出來。

 

有什麼辦法可以攢錢呢?以下是幾個方法舉例:

‧壓低商品及採購成本:不管在直接採購(與銷售產品直接相關)或間接採購(與生產銷售無直接相關,比方辦公室用品),找出節降成本的空間;或者控管存貨,把存貨管控得更有效率,降低耗損或浪費。加強控管商品成本和採購,可以將你的利潤率提高 2% - 5%。你還可以採取有針對性的成本削減措施,甚至可能降低 10%- 25% 成本,把錢挪到轉型之用。

‧調漲定價:假如你一顆茶葉蛋能夠賣13塊,就不必只賣11塊,只要市場能接受,定價只要調整一下,利潤可能馬上就可以增加很多,這些多出來的利潤其實就是轉型資金的很好來源。

‧有效行銷:BCG 發現,高達1/4 的行銷支出通常是無效的。而光是透過重新分配行銷資源,公司在第一年內就可以減少10% - 20% 的投入,而不影響銷售業績;或者是在同樣的投入下,增加 3% - 8% 的銷量。

 

轉型並不容易。事實上,據BCG 調查,高達7 成的轉型未達成預期的成果。因為轉型的每一步都可能出差錯,例如在籌措轉型資金時,我們常會只關注在節降成本、裁員,而沒有充分考量其他降低成本的作法,這是很容易掉入的陷阱。另外,管理者沒有去監控中間實施的過程作法,也很容易造成新的弊端。另外要記住,領導者應該讓所有員工和利益相關者知道,大家辛苦撙節下來的錢,將用於為轉型提供資金,這種理解對於激勵員工和公司未來一起轉型,是很重要的。

 

2 創造中期成功 (Winning in the Medium Term

第二把劍就是要確立轉型目標,然後「創造中期成功」。為轉型找到了錢,接下來要有能力從根本上改變業務並創造可持續的競爭優勢。創造中期成功的具體目標因公司而異,但所有轉型的重點都在於建立全然不同的競爭地位,從而實現中期業績的跳躍式成長。

 

而做這件事有幾個邏輯性的問題,需要領導者先想清楚:

 

‧轉型目標:轉型是從你現在的起點(A 點)轉到目標(B 點),比方公司要從賣產品變成賣解決方案,或想從一次性的交易,轉型成訂閱制。但為什麼你的目標是B 點,不是C 點或D 點?你選擇的邏輯是什麼?

‧轉型利基:再來,你的勝算在哪裡?憑什麼你來做這件事可以轉型成功?別人來做也會成功嗎?比方你是不是有既有的客戶基礎,可以讓你未來也可以賣解決方案?或你既有的技術甚至供應鏈等等,是可以利用成為轉型的優勢的?讓你在到達目標B 點的時候,有一定的本錢可以打。換句話說,你要去思考你轉型的終點,還有你轉型成功的邏輯是什麼。

 

中期通常指3 年左右,距離感較適中。如果有10 年的長期目標,最好分配到幾個中期目標,以利執行。

 

第一階段的資金籌措和第二階段的中期成功,這些「速贏」(quick win)將為組織注入活力、建立動能,也會促進認同感,贏得內部觀望員工的支持,不再懷疑改變能否發生。透過幾個燈塔專案的中期成功,也將鞏固主管和員工的信心,為新的領導團隊建立信譽。

 

同時,針對創造中期成功之後,有幾個陷阱要注意:

‧過早宣布成功:當公司推動節降成本或提高利潤,得到一些成果了,然後就停在這裡,沾沾自喜,大肆宣揚成果,甚至開始分心,忘記你做這件事的最終目標是什麼。

‧過度強調效率而忘記投資未來:公司因為第一把劍做得很成功,有成績示人,就不斷推動削減成本和提高效能的措施,形同把過多資源投入效益遞減的工作,而忘記對未來的投資更重要。

‧敗在「一切照舊」的心態:達到中期成功之後,管理者如果以為一切都可重回轉型前的作法,就可能陷入自我設限或與轉型逐步與目標脫節的陷阱。

 

3 轉動組織創造永續績效

Organizing for Sustainable Performance

但不是有了轉型的資金來源,也把成功的邏輯想清楚了,就可以轉得過去。所以第三把劍就是「人跟組織必須一起動」,包括組織文化。

 

比方前面談到採購,具體去做的話,公司應該節降成本到什麼程度?要怎麼去推動?又要怎樣持續優化?又比方你要從「賣產品」轉型到「賣解決方案」,但目前公司裡可能只有管產品通路的人,你們只跟大盤商交易,從來不曾深入了解你的終端消費者,他們到底想解決什麼問題,使用習慣是什麼;但現在你要賣解決方案,就不能不去了解你的消費者。所以在組織設計上可能必須分不同行業部門,有人特別懂零售業、有人特別懂製造或金融業,因為有這種部門組織,你才會有人去了解這些行業客戶真正的痛點是什麼,才有辦法去設計你的解決方案。同時,你要檢視現在公司裡有什麼人才,轉型到未來,可能需要一些新的人才,比方懂金融或製造,或是國際化的人才。

 

所以第三把劍,就是先看你現在的組織長什麼樣子,為了創造中期成功,未來需要增加什麼樣的職位,這些新職位要怎麼跟舊職位角色互相搭配,作業流程要怎麼串接,這些都要先想好。

 

經營者還必須把新的思維和工作方式扎根到組織裡。BCG 發現,如果不重視企業團隊、組織和文化,轉型注定會失敗。尤其高層主管必須親自投入轉型計畫,站在第一線領導。人力資源部門也很重要,他們的任務是找出所需要的關鍵角色、培養人才。這時,引進部分管理工具或許可以幫助轉型變革的推進及追蹤。同時,企業還需要發展適當的文化,才能支撐高績效目標。

 

在轉動組織與人的過程中,「以人為本」是核心。它不是一句口號,而是真正會決定你轉型的成敗。因為轉型是一項極其艱鉅的工作,組織需要不斷適應,要求可能越來越高,員工需要跳脫舒適圈、超越原有的職責範圍,而管理者必須讓參與變革的員工感覺受到啟發並充滿活力,而不是精疲力竭。

 

我們還發現,真正以人為本的公司,能夠為組織帶來5 大好處。以下是BCG

給管理者的建議:

「以人為本」的轉型帶來5 大效益

敏  捷:員工能對變化和不確定的信號,靈活地主動採取行動。

簡單有效:員工能提出具整合性、最有效益的可行解決方案。

學習成長:以人才?公司的競爭力,員工能學習成長、做出貢獻。

合  作:員工能經由協作解決問題,創造附加價值。

敬  業:員工願意長期承諾、不斷超越自我。

(本文未完……,更多內容請見本書)

 

【摘錄2】第8章

Appier如何從技術腦變客戶腦,做成生意?

 

台灣第一家AI 獨角獸Appier 沛星互動科技,2021 年在日本掛牌上市,鼓舞台灣新創圈,前景備受期待。

 

包括游直翰在內的幾位共同創辦人,都有一身技術絕活,卻沒有人懂業務與商業,成立初期跌跌撞撞,也曾面臨錢快燒完的窘境,從多次失敗中體會到做生意的根本道理,從此翻轉經營思維,贏得一個個客戶的信賴。他們犯過什麼錯?是如何修正?又是如何形塑企業團隊的文化,吸引一流人才?如何選擇投資人,把小新創養成大公司?

 

對談人 游直翰

Appier 沛星互動科技

成  立/ 2012 年

創辦人/游直翰、李婉菱(營運長)、蘇家永(技術長)

主要服務/ 以AI 人工智慧與軟體為核心,發展數位行銷工具平台,提供一站式的AI 軟體解決方案

 

成績單/

● 台灣第一家軟體獨角獸公司

● 5 輪募資共募得1 億6 千多萬美元(約台幣46 億元)

● 在亞太地區、歐洲及美國擁有 17 個營業據點

● 全球客戶超過 1,440 家,每天處理近 510 億次預測

● 近4 年業績成長3 倍,2022 年兩度上調財測目標

 

JT:請談談Appier 提供客戶什麼樣的AI 服務,服務什麼樣類型的客戶,幫他

們創造什麼樣的價值?

 

游:Appier 是使用AI 和數據去幫客戶做到行銷自動化、行銷最佳化的公司。從一開始的「獲客」,之後「留客」,最後幫助客戶預測他的客戶未來會想要什麼樣子的東西。舉例來講,電商或App 都想要找客戶,可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當你的客戶,很多人下載你的App,過幾天就刪除,這個行銷費用就白花了。我們是用AI 去預測,這個人未來會留存多久,會花多少錢,之後我再幫你投資行銷費用,把客戶找進來,這樣的效果就很好。很多傳統的行銷要試了以後才知道哪個有效、哪個沒效,如果可以用AI 先預測,覺得會有效,再花錢行銷。這樣的話,廣告也更容易打,因為知道哪群人會變成客戶,願意花多少錢。在計算投資報酬率時,也會更精準。

 

我再舉一個跟大家生活比較貼近的例子。幾乎所有的電商和App 都會發折價券,希望大家可以消費。我跟我太太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消費者,她是一定要等到折價券,有折價券她一定要用;但我可能就會忽略掉,想要買就買。

 

每個人消費習慣不一樣,但我們看到很多網站是無差別地給所有人折價券。因此,我們用人工智慧去預測誰是已經決定要買的,誰是還在猶豫的,誰不會買。用這個預測結果,去給最對的人折價券,當他猶豫的時候,可能就差那一點點折扣,他就會變成你的客戶。我們就是要掌握這個時機點,在最有效的時候,用AI 計算出來的資源去刺激消費者,讓他變成你的付費用戶。

 

JT:這也是我們在講的「個性化行銷」。(註:個性化行銷又稱個人化行銷(Personalization),指透過網路消費者過去的行為數據,投其所好,提供符合個人經驗的行銷方式,進而達到銷售的目的。)

 

2021年,Appier 在日本掛牌上市,這對台灣的新創圈產生非常大的激勵。新創的3 件大事,就是「找人、找錢、找生意」。先談「找生意」。Appier 有國際一流的技術,但你們是一群工程師,生意是怎麼來的?

 

在會展裡找專家請益

游:創立 Appier 的時候,我跟共同創辦人都是從實驗室出來的,我們有一身技術,對產品有熱情,但對business 和銷售以及客戶,其實是不太懂的。對我們來講,這是很棒的學習旅程。一開始我們很想要讓AI 可以傳遞價值給客戶,但這過程失敗了8、9 次。因為我們都是先設定了技術,再把它變成產品,然後才去想可以符合客戶什麼需求。初期我們很多次的失敗,都是因為掉入了這個錯誤的邏輯上。

 

在最後幾次嘗試之後,我們才學會從客戶的需求開始,然後去想應該提供什麼樣的產品,最後才去思考可以運用什麼樣的技術。

 

JT:很多技術公司都有一身絕活,認為自己可以幫客戶帶來很多價值。不過因為不太了解客戶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,或是客戶的痛點,所以即使技術很好,其實客戶是沒有感覺的,或是沒有打到痛點。這個轉換並不容易,你是如何做到的?

 

游:其實我們也是跌跌撞撞,然後才找出這些邏輯。一開始時,參考過一些線

上影片,也看過很多書,說一定要先找到客戶的痛點再去想。但是,在創業的過程中,如果沒有親身經歷,就算書上是這樣寫,也很難去領會箇中真諦。我們公司其實就是learning in hard way,用最痛苦但是也最深刻的方式去學習。

 

就是因為有幾次的失敗,幾乎把積蓄都燒完了,才去想說應該要先找到客戶的痛點,再用我們的技術去解決,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。

 

我們做工程的人,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想到技術本身,再想到可以怎麼樣變成一個應用,最後才去想要進攻什麼樣的市場。因為我以前做研究寫論文的結構就是這樣子。其實在市場上剛好相反,要反過來從需求去想。所以,我覺得這件事情其實是最重要的。

 

JT:這跟顧問行業很類似,我們有一大堆所謂的商業解決方案、理論框架,可是比方說定價、供應鏈等等議題,每個行業、每家公司遇到的問題都不一樣。所以我們等於是在賣教科書,說供應鏈有這12 招,可以讓你參考;最難的是現在客戶遇到了比方供應鏈的問題,像韌性、缺貨等等,我們就要去幫他解決。你們在一開始要去理解客戶的痛點,有沒有去找懂這個行業的人,甚至請他加入你們,或是當你們的諮詢顧問等等?

 

JT:這個是滿好的問題。你可以想像,Appier 創立時就是幾個有熱情的科學家

開始,我們在業界沒有這些人脈。

 

但是,我們有做一件事情,我覺得還滿值得參考的。因為很棒的人才可能不會加入我們,但是他們會出現在很多的聚會和會展上。所以,當時我們做滿多的嘗試,例如去租一個小圓桌,在這個行業試著去推銷我們的產品。收到目標客戶的反饋之後,再回去調整產品,這個是我們唯一有辦法得到回饋的方式。

 

因為公司一開始就只有5 到10 個人,很難去找到一些業內的專家,但是,其實專家都在會展裡面。

 

JT:在會展中租個小圓桌,你如何去說服這些參加會展的廠商,有什麼小撇

步?

 

游:通常他們都不會理我們。最簡單的方式,就是比其他的攤位更勤快,然後

去拉客,找到人。因為其實在會展期間,很多人剛進來時也搞不清楚狀況,他可能也是在找,看看有什麼樣的公司。因為客戶平常行程都很忙碌,你很不容易逮到他有一段時間出現在會場,可以跟客戶自我介紹。所以,我們幾個創辦人就以技術的背景,去開發自己在銷售方面的潛能。

 

JT:其實像我們顧問業在幫一些比較大型公司時,他們本來也是技術導向,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。經常遇到最麻煩的點就是:真正決策的人,是不理解客戶需求的人。就是掌握資源的人不理解客戶的需求。

 

那時我們就會鼓勵他們做一件事情,就是跟客戶面對面坐下來,找機會去觀察客戶到底是怎麼做事情的。對大公司來講,因為高階主管都比較忙,所以除非你故意去設計,否則這個事情是不太容易發生的,而這就是我們顧問在做的事。可是你們願意投資時間,去行業會展,跟各行業介紹解決方案,坐下來探討。你們是公司掌握資源的關鍵人物,直接去聽行業的聲音,對公司確實會挺有幫助的。

 

游:對,我覺得這很重要。不過老實說,那時候我們是很小的公司,也沒什麼資源,也不見得是別人願意投資的對象;反而是我們自己,我們找到一個可行的方向,我們自己就是我們的資源。

 

技術腦轉成客戶腦

JT:在會展,你們除了理解這個行業或客戶的痛點之外,有沒有遇到你們前幾號的客人?

 

游:倒是有,但是變成我們客戶是很久以後的事了。在那邊,其實有一些人會真誠地給我們建議和反饋,對我們很有幫助。我們在創業時,對商業的了解很少,但是一位開餐廳的長輩跟我說,「做生意就是客戶最大!」這句話一直烙印在我腦海裡,直到現在,那個聲音都還記得,因此,我們決定改變,就是去找到客戶。

 

其實,到現在我們的公司文化也是,不管你是第一線面對客戶的業務或是高階主管,最重要的還是客戶,就是要自己去見客戶,面對面溝通,了解他們的需求,我們才有辦法持續的創新。我們公司有一個文化,就是customer driven innovation(由客戶驅動的創新),這是我們公司最深刻的一個文化。

(本文未完……,更多內容請見本書)